宋澤宇與葫蘆絲的不解之緣
摘要:宋澤宇說,自己大學畢業(yè)后沒有找工作,就專心做葫蘆絲的培訓和推廣。在日常的葫蘆絲的培訓中,他將興趣和工作相結合,勵志推廣葫蘆絲藝術,業(yè)界稱他為“天中葫蘆絲王子”。
音樂醉人生 悠悠“葫蘆”情
宋澤宇與葫蘆絲的不解之緣
記者 康國富
宋澤宇,今年28歲,在我市有著“天中葫蘆絲王子”的美稱。他將興趣和工作相結合,勵志推廣葫蘆絲藝術。近日,記者采訪了宋澤宇,聽他講述自己與葫蘆絲的不解之緣。
垂髫之年 即入樂門
秋日的天空太過清澈,陽光不著灰塵地落了下來,舒舒服服地把溫暖送給每個人。近日,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28歲的宋澤宇如約出現(xiàn)在記者面前。
宋澤宇在吹奏葫蘆絲。
眼前的他,戴著眼鏡,白白凈凈,斯斯文文,一說話就會笑,像是個剛畢業(yè)不久的大學生,可他說,自己已經大學畢業(yè)多年,現(xiàn)在開了個葫蘆絲培訓班,帶了不少學員。
“什么時候開始接觸葫蘆絲的?”剛一見面,記者就拋出這個問題。
“我4歲就開始學樂器了。”宋澤宇并沒有直接回答記者的問題,而是笑著講起自己從小學習樂器的經歷。
宋澤宇說,他出生于一個嗩吶世家,家里好幾代人都是吹嗩吶的,所以他接觸的第一種樂器就是嗩吶。直到2002年,他才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葫蘆絲演奏,到現(xiàn)在也有20余年了。
宋澤宇說,他對葫蘆絲的鐘愛源于家里開的一間樂器行,起初是隨手拿著吹吹,感覺很容易學,而且音色也很優(yōu)美。從此,他便和葫蘆絲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利用周末學習吹葫蘆絲,后來還專門報了葫蘆絲學習班,跟隨多名葫蘆絲大師學習吹奏技巧。
開拓視野 豐富知識
2013年,宋澤宇考入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原中州大學)聲樂系。步入大學校園,他的視野更加開闊,也接觸到更多的樂器,學習到更深更廣的音樂知識。由于自小就學習樂器,宋澤宇觸類旁通,很多樂器拿起來把玩幾下就能有模有樣地演奏起來,單簧管、雙簧管、吉他、簫、笛子、陶笛……很多大學同學都稱宋澤宇是演奏樂器的奇才。
宋澤宇說,大學期間,他和幾個志趣相投的同學組建了一個搖滾樂隊——“中門樂隊”。“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大門樂隊’,而我們叫中門樂隊,意思就是打開中州大學之門的樂隊。”宋澤宇靦腆地笑著說,當時自己屬于一名搖滾青年,發(fā)誓要干出一番名堂。然而隨著大學畢業(yè),這支樂隊也草草收場了。
“樂隊雖然解散了,但我從中受益頗多,結識了很多的朋友,學會了更多的樂器演奏技巧和樂理知識,為我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宋澤宇說,大學期間,他還學會了彈吉他、吹陶笛。令記者感到驚嘆的是,盡管是半路出家,但他現(xiàn)在彈吉他和吹陶笛的水平已經完全達到專業(yè)級水準。說話間,宋澤宇操起身邊的一把吉他,給記者彈奏了一曲《愛的羅曼史》。
廣收學生 推廣藝術
宋澤宇告訴記者,他的妻子現(xiàn)在也跟他一起做葫蘆絲演奏培訓,“她帶少兒班,我?guī)С扇税?,目前培訓班的學生加一起有100多人。”
有趣的是,宋澤宇的妻子卓雯霖是他的高中同學,兩人因葫蘆絲生情,并走到了一起。宋澤宇說,自己大學畢業(yè)后沒有找工作,就專心做葫蘆絲的培訓和推廣。
據了解,宋澤宇經常跟隨父親宋新紅到黃淮學院教大學生吹奏葫蘆絲,“我只是做助教,看到那么多大學生喜愛葫蘆絲,就萌發(fā)了辦葫蘆絲培訓班的想法。”想到就做,很快,宋澤宇輕松考取了中國民族管弦樂十級證書,獲得開辦培訓班的資格。
宋澤宇說,《月光下的鳳尾竹》是葫蘆絲的代表作品之一,一般人從不懂指法不識譜開始學的話,經過基礎的學習到學會這首曲子,只需每天練習半小時,兩個月內就能輕松學會。學習葫蘆絲比起其他樂器來說,容易學,上手快,這也是葫蘆絲易學、易推廣的主要原因。
宋澤宇說,目前他固定每周周末給中小學生培訓葫蘆絲演奏,每周還定期到工人文化宮職工夜校給職工教授葫蘆絲和陶笛的演奏技巧。除此之外,他還辦有一個吉他演奏培訓班,還收了兩個喜愛吹奏陶笛的小徒弟。
多年來,在與葫蘆絲的“糾纏不休”中,宋澤宇沒有故步自封,而是不斷地學習與創(chuàng)新。在日常的葫蘆絲的培訓中,他將興趣和工作相結合,勵志推廣葫蘆絲藝術,業(yè)界稱他為“天中葫蘆絲王子”。有針對學生和家長要見效快的心理特點,他深入思考,摸索出獨特的葫蘆絲教學速成法,并取得不俗的效果。宋澤宇還建議葫蘆絲走進中小學校園,因為不僅有國家實施“中小學生藝術教育”的“天時”背景,還有學生家長對孩子藝術教育空前重視的“人和”環(huán)境,讓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多有“必學一藝”的成長認知,必定能為推廣普及葫蘆絲這一中國民族樂器助一臂之力。
臨近采訪結束,宋澤宇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將繼續(xù)推廣葫蘆絲藝術,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歡它。
相關鏈接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云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時期。葫蘆絲發(fā)源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臨滄地區(qū),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農曲等民間曲調。
葫蘆絲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其音色獨特淳樸,外觀樸實、精致,簡單易學,受到許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